田径跑步的教学可以分为短跑和中长跑两部分,具体方法如下:
短跑教学
起跑技术
各就位:两脚蹬地前后分,后膝跪地,手前撑,后脚脚尖距前脚脚心约一脚半,两脚间相距约15厘米。
预备:臀部抬起稍高于肩,重心前移,双肩轴线略过起跑线。
跑:听到“跑”的口令或鸣枪时,两脚用力蹬地,双手迅速用力前后摆臂,上体保持前倾,加速跑进。
加速跑
起跑后,后蹬快速、充分、有力,摆动腿积极前摆、下压,用前脚掌着地,两腿配合快速有力前后摆动。
随着步幅不断加大和速度不断加快,上体逐渐抬起转入途中跑。
途中跑
上体保持正直或稍前倾,摆动腿大腿高抬、屈膝带动同侧髋积极前摆,然后大腿积极下压,小腿自然前伸,以前脚掌向后扒地着地,略有缓冲。
当身体重心移过着地点时即开始后蹬,后蹬时,快速有力地蹬伸髋、膝、踝三关节,推动身体向前。两臂屈肘,以肩为轴前后协调摆动。
终点跑
距离终点2~3米时,躯干迅速前倾,以胸部或肩部撞线,快速跑过终点。
中长跑教学
呼吸与步法配合
初学者先进行简单的配合练习,如肺活量练习,逐渐过渡到与手臂摆动相配合的呼吸方法。
初练时强调呼吸自然,避免过度做作导致动作僵硬。
熟练阶段应强调呼吸意识,突出呼吸与步子的紧密配合。
节奏与速度
通过短距离与步子配合练习,让学生体会奔跑节奏,逐渐加大摆腿幅度和跑速。
采用间歇跑、变速跑等方法提高速度,并注意山坡跑等训练以增强体能。
肌力与柔韧性
进行徒手或负重的肌力练习,如俯卧撑、引体向上、仰卧起坐等,以增强大腿后侧肌群和臀部肌群的力量。
进行柔韧性练习,如体前屈、把杆拉腿等,以增大步幅和提高动作的灵活性。
通用训练方法
准备活动
通常需要5至10分钟,先慢跑2至4分钟,然后快步走并做些与伸展运动相结合的活动。
整理活动
跑完后应放慢速度,继续跑或走3至5分钟,同时做些上肢放松活动,让心率慢慢降下来。
心理与记录
使用计时器调整跑和走的时间,测心率,写跑步日记记录跑步的方式、路程、时间、体重和心率变化,以增加跑步的信心和动力。
教学建议
循序渐进:从简单动作开始,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。
示范与讲解:通过动作示范和详细讲解,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。
反复练习:通过反复练习和强化,加深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。
比赛与游戏:通过比赛和游戏活动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,提高教学效果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以有效地教授田径跑步技术,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成绩和享受跑步的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