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时快速蹬地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:
交替蹬地
双脚交替快速蹬地,即脚跟抬起,脚尖着地,然后用双脚尖来回蹬地,速度会逐渐加快。
前脚掌着地
起跑时采用站立式起跑方式,两脚前后开立,左脚在前紧靠起跑线后沿,前脚跟和后脚尖之间的距离约一脚半长,两脚左右间隔半脚,身体重心落在左脚上,后脚用前脚掌支撑站立。听到枪声或“跑”的口令时,两脚用力蹬地,后退蹬地后迅速前摆,前腿迅速蹬直,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做快而有力的摆臂,使身体快速向前冲出。
后蹬腿的充分蹬直
途中跑时,后蹬腿的髋、膝、踝关节要尽可能充分蹬直,完成快速有力的后蹬,髋部前送。后蹬腿蹬离地面后,大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,小腿随惯性折叠,并把同侧髋带出,当大腿摆到最高点时,小腿几乎与后蹬腿平行。紧接着,大腿积极下压,小腿随惯性向前摆动,落地时脚尖正直,用前脚掌做向下、向后的“扒地”动作。
保持重心平稳
跑的时候保持重心平稳,步子不要太大,一般步幅快频率运动。这样可以减少支撑反作用力,提高跑步速度。
利用身体前倾和摆臂
起跑加速的阶段身体前倾头埋下双脚快速小步幅侧蹬地(大约10米左右),然后转为直蹬,逐渐加大步幅,上身随着步幅的增大逐渐抬起直到正直(但不能后仰),双臂有力的摆动。
注意后蹬角度和前摆高度
后蹬角度小,蹬地动作幅度大,则加速快。前摆稍低,加快动作周期的速度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以在跑步时实现快速蹬地,提高跑步速度和效率。建议在训练中不断练习和体会这些技巧,以获得更好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