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正跑步姿势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,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:
呼吸
跑步时应注意加深呼吸,而不仅仅是加快呼吸频率。深呼吸有助于减少呼吸肌的紧张和痉挛,避免引起疼痛。
避免在冷天长跑时张大口呼吸,以免吸入冷空气刺激肺部血管收缩,导致胸痛或胸闷。
步频和步幅
理想的步频是每分钟180步,这有助于减少身体与地面的冲击力,避免膝关节疼痛。
提高步频可以通过提臀跑、高抬腿等方法来实现。
避免腿部侧向动作,正确姿势是大腿迈向正前方。
躯干姿势
从脖颈到腹部的身体躯干应保持自然直立,避免弯腰驼背或刻意挺直,左右摇晃幅度不宜过大。
保持脊柱直立,可以通过时常做“脊柱伸展”练习来增强背部肌肉的力量。
头部和肩部
头部和肩部应保持稳定,切忌摇头晃脑。两眼应注视前方,肩部适当放松。
不要低头,要抬头,双眼注视前方,这样不会对颈椎造成伤害。
手臂姿势
手臂应自然弯曲,肘部大约保持90度的角度,手掌放松,手指轻松握拳。
在跑步时,手臂应与身体的摆动协调,帮助提高跑步的动力。
腿部姿势
一条腿蹬地的同时,另一条腿自然抬起,膝盖应尽量保持与地面水平,并朝前迈出。
脚应先以中脚掌或前脚掌着地,避免用脚跟先着地,以减轻膝盖和脚踝的冲击。
落地方式
双脚落地要轻快,“下脚”过重会增加骨骼负担。脚落地时,膝关节应该略微弯曲。
尽量用前脚掌或脚掌中央着地,避免用脚跟先着地,以减低对脚的伤害。
节奏和计划
选择合适的跑步计划,例如初级:10—12周跑5公里;中级:6—11周跑10公里;高级:11周跑10公里。
通过每分钟的踏步数来做检验,如果每分钟踏步数低于160,就有可能是步伐太大。
通过以上这些方法,可以逐步改正跑步姿势,提高跑步效率和身体健康。建议在跑步时多注意身体感受,逐渐调整,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教练的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