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蹬地是跑步技术中的关键部分,以下是一些练习跑步蹬地的方法:
前脚掌着地蹬地
在落地时,故意伸直脚踝,以前脚掌部位着地发力下压蹬地。这种方式适合脚踝关节较放松的跑者,但长时间维持可能会给脚背部位带来压力。
全脚掌触地后蹬地
保持脚踝部位自然放松,在拉起小腿之前以全脚掌的方式触地,再以前脚掌部位着地受力下压蹬地。这种方式可以减轻脚背部位的压力。
负重蹬地
通过负重跑、负重跳台阶、大幅度的跨步跳等练习,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。这些练习能够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。
原地后蹬跑
上体及骨盆部位微微前倾,前面的腿成弓步,后面的腿用力向后蹬地。注意后蹬腿的距小腿关节、膝关节、髋关节都处于伸展状态,并且使其处于一条直线上,以保障后蹬动作的充分性。
高抬腿跑
采取高抬腿跑、拉橡皮条高抬腿“车轮跑”、收腹跳等训练手段,提高摆动速度,并且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。
力量训练
重点训练小腿三头肌、大腿股四头肌、腘绳肌、臀大肌等肌肉,提升力量与控制,改善蹬地效果。
敏捷力训练
通过跳跃训练如跳深蹲、繩梯跳跃训练、踢屁股训练、抬高膝盖等,增加运动神经反应速度,增进步频。
跑步专项训练
在动态热身后,将力量与敏捷度训练加入跑步训练中,每次训练时记录自己的跑姿,通过长时间观察和改进,提升跑步技术。
理解速度来源
从改变意图开始,理解速度来源于重力加速度,而不是推蹬。通过加速跑和前倾练习,提升落下的知觉。
通过以上练习方法,可以有效地提高跑步蹬地的效果,进而提升跑步的整体表现。建议在训练过程中,注意动作的规范和节奏,避免过度用力或过度疲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