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怎么选鞋子尺码图解

admin

选择跑步鞋的尺码是一个重要的过程,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建议:

测量脚部尺寸

脚长:赤脚站在白纸上,用笔沿双脚四周外缘描绘轮廓,测量从脚跟到最长脚趾的距离。

脚宽:测量双脚前掌部位左右两边最宽位置的距离。

脚围:使用软尺在脚的跖骨部位(脚的最宽处)贴着脚面绕一圈。

考虑跑步时脚的肿胀

由于跑步时脚部血液循环加快,脚会有一定程度的肿胀。因此,最好在下午或者运动之后去试鞋,这时候脚的尺寸相对较大,更接近跑步时的状态。

选择合适的鞋码

一般建议:鞋长应该比脚长多出约1-1.5厘米。试穿时,脚趾在鞋头应该能自然伸展,不会顶到鞋头产生压迫感,并且在跑步过程中脚趾也有足够的空间活动。

具体操作:在试穿时,先穿平时常穿的袜子,然后尝试不同尺码的鞋子,确保脚趾有足够的活动空间,同时鞋后跟应贴合脚跟,防止滑动。

考虑品牌和型号

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跑鞋尺码可能有所不同,建议在购买前查看品牌提供的尺码表,并进行试穿以确认合适的尺码。

注意鞋底的厚度和硬度

鞋底厚度会影响跑步的舒适度和脚部的保护。一般来说,鞋底前后厚度差为0-4毫米适合每小时16公里速度的跑者;厚度差为8毫米适合每小时11-16公里的跑者;厚度差为12毫米适合每小时低于10公里的跑者。

鞋底的硬度也很重要,一般以鞋后半部分不能被扭转为标准,专业选手通常选择相对薄一些的鞋底。

试穿和调整

在实体店试穿时,可以尝试穿上平时常穿的袜子,并留出一些余地。试穿时,脚趾在鞋头应能自然伸展,鞋后跟能伸进去一根手指(食指或者中指,或者两根同时并排伸进去)。

如果在网上购买,最好在实体店试过鞋款,或者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和尺码建议。

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,你可以更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脚型和跑步需求的跑步鞋尺码,从而提高跑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