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度训练中的跑步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和方法进行调整。以下是一些建议:
基本原理
躯干挺直:保持身体中立位置,避免弓背或过度伸展。
双臂双腿对侧同步:左腿向前移动时,右臂同步摆动,反之亦然。
控制骨盆:骨盆应支撑并稍向后倾斜,避免夸张的腰部曲线。
重心落在前脚掌:每次脚着地时避免直接踩在地面上,以减少冲击。
髋部的作用:腰大肌是维持平衡的核心,有助于促进运动。
全身性跑步机制
站立阶段:从脚与地面接触直到离开地面,分为支撑和推进两个部分。
摆动阶段:从脚部离开地面到下一次脚着地,也分为摆动初和摆动末两个部分。
训练强度分类
轻松跑(Easy running):心率区间在59%~74%或最大心率的65%~79%之间,适合基础有氧训练和恢复。
马拉松配速跑(Marathon-pace running):心率接近最大心率,适合比赛前的长距离跑和维持水平训练。
乳酸门槛跑(Threshold running):心率在乳酸阈值附近,提高乳酸耐受能力。
间歇训练(Interval running):通过高强度间歇和恢复期交替进行,提高速度和耐力。
重复训练(Repetition training):多次重复同一距离或强度,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。
无氧耐力(Anaerobic):高强度运动,无氧代谢供能,提高爆发力。
训练计划示例
中等强度训练:在放松跑的第二天和强度训练的前一天进行,例如周二或周五进行强度训练,周三进行放松跑,周四进行中等难度训练。
配速跑:每周一次的配速跑,以每英里5分50秒的配速跑12公里,这个配速比马拉松配速慢,但需要更用力呼吸。
强度训练的具体方法
间歇跑训练:例如,一分钟间歇训练包括热身、以吃力的强度跑1分钟x8次、恢复;两分钟间歇训练包括热身、以吃力的强度跑2分钟x6次、恢复;1-2-3间歇训练包括热身、1分钟跑、1分钟走、2分钟跑、1分钟走、2分钟走、3分钟跑、1分钟走、2分钟走、恢复。
节奏跑:每周进行一次节奏跑,与间歇跑至少隔两天,提高速度耐力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以根据个人的训练目标和体能水平,选择合适的跑步强度和训练计划,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。建议在实施训练计划前,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,以预防运动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