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想要在全马拉松中跑得快,可以遵循以下策略:
逐步增加跑量
初学者应该首先堆积跑量,从短距离开始,比如第一次只能跑3公里,但适量休息后重复跑,逐渐增加距离。
每天抽出时间进行重复跑,如果时间宽裕,可以进行大量重复跑量堆积,以增强肌肉对长距离的适应性。
热身和拉伸
跑步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,包括基础常规的热身动作和保加利亚蹲等,以激活身体肌肉。
慢跑1-2公里来唤醒身体关节,长期下来可以对配速有要求,热身时甚至可以适当冲刺一下,以增加信心。
配速策略
新手全马建议采用“前快后慢”的策略,前5-10公里用慢跑状态,配速控制在目标配速的80%-90%,让心肺和肌肉逐渐适应长跑状态。
前半程平均配速可以稍快于目标配速,比如目标破四,前半程平均配速在520-530之间,后半程平均配速在550-600之间。
全程马拉松心率要始终控制在自己的有氧区间里,避免跑乳酸阈配速和无氧配速冲刺。
分段训练
将全程42.195公里分成几个小目标,比如前15公里适应节奏,中间20公里保持匀速,最后7公里全力冲刺。
分段完成小目标比一口气跑完全马更有动力,也有助于避免“撞墙”危机。
补给策略
马拉松比赛中,每隔5公里补充能量,包括能量胶、水或电解质饮料,以避免体力透支。
正确的跑姿
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,包括加大摆臂幅度、脚从后跟开始落地等,这样可以减少膝盖冲击,提升跑步效率。
心理和意志力
最后5公里时,尽管疲劳,但需要强大的心理意志力,设立小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前进,全力释放潜能。
通过以上策略,新手可以逐步提升跑步能力,最终在全马拉松中取得较好的成绩。建议新手在训练过程中,耐心积累跑量,注重热身和拉伸,合理控制配速,科学进行补给,保持正确跑姿,并锻炼心理和意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