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起跑速度的方法包括:
起跑后的加速跑
起跑后立即转入加速跑段,身体前倾角度大,两腿快速交互做后蹬与摆动动作。
最初2—3步支撑腿应着地于身体重心投影点的下后方,构成较小的后蹬角,使后蹬反作用力大部分用来提高跑速。
上体随着步频加快和步幅加大逐渐抬起,同时两臂配合两腿作积极有力的摆动,加快跑速,直至高速转入途中跑。
间隔训练
选择一段约150米的距离,先以正常配速跑前50米,接着以你能保持的最快速度跑50米,最后全力冲刺50米。
休息后重复这一过程10次,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速度。
改变起跑姿势
采取站立式、转身式和行进间起跑,这有助于提高起跑速度。
提高步频和步长
通过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联系,要求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,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,半径越小,摆速越快。
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,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。
快速摆臂摆腿练习,要求腿臂动作协调进行。
负重换腿跳、负重大步走、负重跑等练习,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。
增加跑步频次
如果之前每周只跑1-2次,现在可以每周跑2-3次,甚至4次,增加跑步量能提升心肺能力,是提升跑速的有效方法之一。
节奏训练
在一段规定的跑程或时间内,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速度在跑动,有助于提高跑者的无氧阈,从而提升跑速。
冲刺训练
进行400米冲刺训练,每跑完一次400米冲刺,通过慢跑400米进行身体恢复,开始阶段进行2-3次即可,之后再逐渐增加至5-6次400米冲刺跑。
斜坡训练
斜坡训练由于需要克服重力的因素,对跑者的考验比较大,连续进行5-6次上坡跑步,每次下坡时以慢跑进行身体恢复,每周至少一次斜坡训练。
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应用,可以有效提高起跑速度。建议在训练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手段,并注意保持训练的持续性和规律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