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后的拉伸可以分为等待身体降温、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三个步骤。
等待身体降温
跑步后,身体需要从高强度运动状态过渡到放松状态。
等待5-10分钟,让心率和呼吸恢复正常。
静态拉伸
静态拉伸是通过保持一段时间的拉伸姿势来拉伸肌肉和软组织。
每个动作保持15-30秒,重复2-3次。
常见的静态拉伸动作包括:
腿筋拉伸:坐在地板上,伸直一条腿,将另一条腿交叉在直腿的外侧,并将其卷曲。用手拉动脚踝或脚底以保持该位置。
桥式伸展:仰卧在地板上,弯曲双腿,然后将臀部抬离地板,双手握住臀部保持姿势。
腓肠肌拉伸:站直,单腿后退一大步,触碰脚底,前脚脚趾向前,向前弯曲,保持姿势。
胸部伸展:站立或坐着,双手放在身体后面,掌心相对,然后向后伸展并抬起头,保持姿势。
动态拉伸
动态拉伸是在运动过程中以小幅度、受控的动作增加肌肉弹性和关节活动度。
常见的动态拉伸动作包括:
前踢:站直,先抬起一腿,保持身体稳定,用力向前踢,保持姿势。
分步深蹲:向前迈出一大步,将身体重心向下,保持背部挺直,感受大腿和臀部的拉伸,然后回到起始位置,与另一条腿交替进行。
肩膀摆动:双手伸直放在墙上,稍微弯曲胸部,向不同方向摆动肩膀,感受肩膀和上背部的拉伸。
手臂旋转:伸直手臂,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手臂,感受肩关节和上臂肌肉的运动。
建议
跑步前:建议进行动态拉伸,如高抬腿、腿后肌拉伸等,以增加肌肉弹性和关节活动度,减少受伤风险。
跑步后:建议先进行静态拉伸,以放松肌肉,再进行动态拉伸,以进一步增加关节活动度。
拉伸时:注意动作的幅度和力度,避免过度拉伸导致受伤。同时,保持呼吸缓慢而有节奏,将注意力集中在拉伸行为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