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有氧代谢怎么练出来

admin

跑步有氧代谢的训练方法包括:

持续训练法

强度较低,持续时间较长且不间歇地进行训练。

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发展有氧代谢能力。

由于机体器官内的机能惰性较大,运动开始后约3分钟才能发挥最高机能水平。

长距离慢速训练(LSD)

训练强度相当于最大摄氧量的70%或最大心率的80%。

增强心血管和体温调节功能,提升骨骼肌中线粒体的能源产生和氧化能力,提高脂肪能源的利用率,节省体内糖原,增强体内乳酸清除速率,提高乳酸阈。

长期LSD训练会改变肌肉纤维类型,由II型肌纤维转变至I型肌纤维。

节奏(配速)训练

强度略高于正式比赛,达到乳酸阈强度。

包括稳定的节奏训练和间歇的节奏训练。

稳定的节奏训练持续20-30分钟,增加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;间歇的节奏训练在训练时增加几次短暂的休息。

间歇训练

强度接近于最大摄氧量,训练和休息时间大致相同,进行3-5分钟的训练,休息时长也应把握在3-5分钟左右。

高强度间歇训练(HIIT)

交替进行高强度和低强度运动,如短跑30秒,然后慢跑1-2分钟,重复多次。

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利用氧气的能力,同时促进肌肉生长和代谢率的提高。

多样化的跑步训练

结合跑步与其他形式的有氧运动,如游泳、骑自行车或跳绳。

通过变化跑步的速度、坡度和距离,刺激不同的能力,并提高整体有氧健身能力。

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

跑步的最初阶段,身体主要依靠糖原供能;随着时间的延长,脂肪逐渐成为主要的能量来源。

延长跑步时间以进入脂肪代谢的高峰,是最大化脂肪燃烧的有效策略。

注重身体恢复

跑步之后的充分休息,有利于身体工作更高效,过于疲惫的身体新陈代谢率会下降。

通过以上方法的科学应用,可以有效地提高跑步的有氧代谢能力,达到减脂和增强心肺功能的目的。建议根据个人体能和训练水平,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,并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持续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