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时要想走得远,可以遵循以下建议:
上体姿势
上体保持正直或稍前倾,头部与脊柱成一条直线,胸部正对前方,下颌微收,两眼平视,颈部放松,整个躯干自然而不僵硬。注意上身不要过大的左右晃动。
摆臂姿势
两臂弯曲约成90度,两手放松或半握拳,肩带放松,以肩为轴,自然地做前后摆动。前摆时稍向内,后摆时稍向外。摆动幅度随速度变化而变化,速度快时臂的摆幅大。
腿部动作
抬高大腿:跑步的速度是步幅和步频共同决定的,因此有大的步幅是非常重要的。抬高大腿可以使前脚迈得更远。
迈出小腿同时送髋及加强脚步后蹬:要想获得大的步幅,不仅需要抬高大腿,还要把小腿充分迈出去。这需要送髋及加强支撑脚的后蹬。迈小腿对大腿根部韧带的柔韧性要求较高,可以加一些练习大腿根部的柔韧性练习,如正压腿和侧压腿。
前脚掌后扒地:跑步的原理是由于脚步受到的向前的摩擦力使身体向前移动。要获得更大的向前的摩擦力,可以靠前脚掌向后扒地。这样可以借助脚步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,地面会相应地给脚面一个向前的摩擦力。
辅助动作练习
原地高抬腿跑:在原地进行高抬腿练习,可以提高大腿的抬起高度和迈出的幅度。
行进中高抬腿跑:在行进中结合高抬腿跑,可以在保持速度的同时,增强腿部动作的幅度和协调性。
正压腿:通过正压腿练习,可以增加大腿根部的柔韧性,使小腿能更充分地迈出去。
侧压腿:侧压腿同样可以增强大腿根部的柔韧性,有助于提高跑步时的步幅。
小步跑:通过小步跑练习,可以更好地掌握前脚掌后扒地的技巧,提高向前的摩擦力。
通过以上姿势和动作的练习与调整,可以有效提高跑步的步幅和距离。建议在训练中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,以保持持续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