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开始跑步并且跑得快,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建议:
准备活动
通常需要5至10分钟,可以先慢跑2至4分钟,然后快步走并做些与伸展运动相结合的活动。这有助于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,并预防运动伤害。
调整呼吸
跑步加速时,要进行深呼吸,将跑步呼吸时间拉长,调整为三步一吸,三步一呼。这样可以通过改变呼吸频率来提高跑步速度,同时保持舒适感。
姿势与动作
在跑步时,上半身体略微前倾,膝盖应该始终处在比较低的位置,手肘在体侧收紧。前脚掌着地,脚趾参与活动,更适合长跑时高效发力。每次迈步时尽量摆平脚面。
步频与步幅
跑步的速度可以用公式“速度=步频X步幅”来计算。初学者可以通过快速挥臂带动双腿,提高步频和步幅。同时,将两只手放在髋骨最上方的位置,通过交互踏出双腿,使用臀部与大腿内侧的肌肉,腰部自然往前推,积极送髋。
肌力练习
跑步需要加强的主要是大腿后侧肌群和臀部肌群。可以通过靠墙深蹲、肩桥练习等动作进行徒手或负重的肌力练习,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。
整理活动
跑完后不宜突然停止或坐下、躺下,应该是放慢速度,继续跑或走3至5分钟,同时做些上肢放松活动,让心率慢慢降下来。
持之以恒
每天都要进行跑步训练,逐步增加跑步的时间和距离,避免一开始就过度训练。可以设定每天的小目标,比如每天比前一天快20秒,逐步累加到显著的进步。
科学起步
对于初学者,建议从快走开始,逐步过渡到慢跑。在开始阶段,可以采用间隔训练和加长间隔的方法,逐步提高跑步速度和耐力。
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,你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跑步速度,并避免因过度训练或错误的跑步方式导致的伤害。记住,跑步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持续努力的运动,持之以恒是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