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时抬脚的正确方法包括以下几点:
抬起脚尖:
在跑步时,应抬起脚尖,这样可以减少受伤的风险,并提高跑步的舒适度。尽量保持脚尖上翘,并用中间的脚弓落地,努力使脚跟在臀部下方向后向上运动。
保持正确的姿势:
跑步时上身应前倾,两腿稍弯,前面的脚利用后面的脚的脚掌蹬力向前跃出,且前面的脚的脚掌着地后,身体重心前移,同时该脚迅速后蹬,跨幅不要太大,双腿腾空时间要短,如此前后脚相互交替变更,循环运动。
高抬腿跑:
在原地进行高抬腿跑时,双手叉腰,上身挺直,目视正前方,双脚直立,先抬右脚使大腿与小腿成直角,然后右脚下蹬左脚抬起,左脚大腿与小腿亦成直角,依此姿势两脚交替在原地跑步。在原地高抬腿跑的过程中,上身应始终保持挺直。每次锻炼时间在五分钟左右,运动频率每分钟50次左右,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掌握,由缓到快逐步推进。
避免过度抬脚:
跑步时不要把脚抬得太高,正确的动作是以脚趾离地5厘米为标准,上下浮动不超过3厘米为好,步幅不要太大,要根据自己的身高腿长而定。落地时要以整个脚掌同时落地,不能前脚掌先落地,更不能后脚跟先着地,因为前脚掌先落地会不稳定,裸关节容易造成扭伤,后脚跟先着地对后脑会产生震荡容易得脑震荡,只有整个脚掌同时落地才是最平稳、最安全地慢跑。
手臂与肩膀的配合:
跑步时两臂前后自然摆动,上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,前臂与上臂的夹角为90度,误差不超过10度。这样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。
呼吸与节奏:
根据步伐一、一步一呼、一步一吸,二、二步一呼,两步一吸,三、三步一呼,三步一吸的方式进行呼吸,以保持节奏的稳定和身体的氧气供应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以提高跑步的效率,减少受伤的风险,并增强身体的健康状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