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确的跑步姿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头和肩
头向正前方,脖子不要往前伸,眼睛注视着前面,肩膀稍微放松,尽量不要含胸。脊背挺直,跑一段时间后,身体稍微前倾,肩膀向后。注意头不要向上看,也不要向下看,更不要低头、摇头。
手臂
摆臂以肩为轴,前后摆臂,动作幅度不要太大,尽量摆臂时幅度不要超过身体正中线,保持手臂放松,拳头紧握。起跑时,为增加加速度,后摆臂肘关节尽量抬高,摆臂动作要快。
身体
保持身体直立,跑步时不要左右晃动,也不要上下起伏太大。注意腿前摆时积极送髋,注意髋部的转动和放松,这样有利于呼吸和保持身体的平衡。
脚步
用脚掌中部着地,减少对膝盖的冲击。选择合适的跑鞋可以提供足够的缓冲,保护膝盖。
呼吸
呼吸要有一定节律,用鼻、嘴同时呼吸时,嘴不必张得太大,可将舌卷起,延长空气在口腔里的时间,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。初跑者可采用两步一吸,三步一呼的方式。每一次呼吸要注意尽可能将气体从肺中呼尽,以增大有效的换气量。
力量训练
随着年龄的增长,体力和精神承受能力下降,力量训练能有效减少摔倒和骨折的风险。在日常训练中,安排一系列简单的上身力量练习,如俯卧撑、引体向上、仰卧起坐等,可以提高肩臂和腹部肌肉的力量,从而提高跑步能力。
速度与休息
跑步时,适当提高步频和步幅,但要注意避免步幅过大引起生物力学上的问题和运动损伤。休息也是训练的重要部分,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肌肉恢复,避免过度训练。
通过以上几点,可以有效地改善跑步姿势,提高跑步效率和身体健康。建议在跑步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,以减少受伤风险,并在跑步后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松,帮助肌肉恢复。